图书板块图书分类品牌系列获奖图书图书专题新书上架编辑推荐作者团队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03 始皇帝的遗产:秦汉帝国
超越传统史书,亲赴历史现场
ISBN: 9787549511464

出版时间:2014-01-01

定  价:58.00

作  者:(日)鹤间和幸 著 马彪 译

责  编:罗丹妮 杨晓燕
所属板块: 社科学术出版

图书分类: 中国史

读者对象: 大众读者

上架建议: 中国历史,通史,日本
装帧: 精装

开本: 32

字数: 228 (千字)

页数: 536
图书简介

本书是日本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系列“秦汉帝国”一卷。

《中国的历史》为日本讲谈社百周年献礼之作,是日本历史学家写给大众的中国通史读本。丛书自上古到近代,内容含概量大,撰述者均为日本该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作品大多构思巧妙,写法轻松,观点新颖,富于洞见,但同时又吸取了近些年来的诸多学术成果,利用了最新出土的史料,是一套可读性与严肃性兼备的重磅历史佳作。

本卷由日本学界该研究领域内的专家鹤间和幸撰写,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王子今教授推荐,作者通过文献辨析和实地勘察重新构建了秦汉四百年的兴衰史,分析了小秦、小汉通过与其他地域集团的冲突发展、壮大,兼并其他各国,最终开创秦汉帝国的历史过程。本书特别侧重了东亚之中的中国、日本的视角。秦汉时期的日本列岛社会与中国相比的话是相当落后的,这是当时的事实。但是,即便如此,作者认为以中国为中心、从中华的角度视边境为夷狄的观点是不可取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本书的记述不是以华夷思想为中心的,而是注意到地域多样性、并且尝试从世界古代史的角度来认识中国历史的。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鹤间和幸,1950年出生于东京都。毕业于东京教育大学文学系。东京大学研究生院人文科学研究科文学博士。曾任茨城大学教授,现任学习院大学文学系教授。研究方向主要为秦汉帝国史、中国文明史,尤其重视文献资料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研究。主要著作有《秦始皇陵与兵马俑》、《探索秦汉帝国》等。

【译者简介】马彪,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秦汉史)博士,1987年起执教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995年赴日先后为东京大学、京都大学访问学者,2002年起迄今为国立日本山口大学人文学部历史学专业教授。多年从事秦汉史的教学与研究。代表作有专著:《秦汉豪族社会研究》(中国书店2002),译著:谷川道雄《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中华书局2002)等。

图书目录

推荐序

中文版自序

前 言 超越《史记》、《汉书》

第一章 始皇帝的诞生

暗杀秦始皇未遂事件

战国秦昭王时期

天下统一

第二章 皇帝制的形成

皇皇上帝

度量衡、车轨、文字的统一

什么是泰山封禅

对外战争——与新天下的遭遇

焚书坑儒与不死仙药

秦始皇的地下帝国

第三章 秦楚汉的三国志

陈胜、吴广之乱

秦帝国的灭亡

楚汉战争

西楚霸王项羽

楚国崩溃

第四章 刘氏王朝的诞生

刘邦的汉帝国

汉王朝的首都圈建设与法制体系

对匈奴外交与高祖之死

吕太后*权

文帝的时代

从文帝到景帝

第五章 武帝的时期Ⅰ

武帝与司马迁

司马迁遭遇李陵之祸

追求神仙世界的古代帝王

武帝时期的历法与审判

第六章 武帝的时期Ⅱ

进入西域与匈奴战争

武帝的对外战略

儒教的时代

武帝时代的经济与开发

第七章 从后宫之窗见到的帝国行踪

汉帝国的中枢与后宫

中国古代的女性

从沉睡中苏醒的古代木简

出土文书所述

王莽篡夺汉王朝

新的*治、经济、外交

第八章 民众的世纪

记载王朝兴亡的史书

王莽*权的灭亡

光武帝刘秀的统治

金印与光武帝以后

匈奴与经营西域

王充的科学批判精神

第九章 自然灾害与内乱的世纪

水害、旱灾、虫灾、地震、疫病

官吏、字典与数学

东汉对西方的外交与罗马的使节

儒教与道教

黄巾之乱与五斗米道

豪族与乡里社会

刘氏王朝四百年的终结

结 语 秦汉四百四十年的各位始皇帝

附 录

译注

主要人物略传

历史关键词解说

参考文献

历史年表

序言/前言/后记

推荐序——王子今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实现了统一。秦的统一并非只是兼并六国,即后世人所谓“六王毕,四海一”(〔唐〕杜牧:《阿房宫赋》),而且通过军事手段和战争方式实现了中原文化向北边匈奴控制区和岭南越人居住地的扩展。后者的意义尤其重要。有学者称秦的统一是继商周时代“有着广大统治区域的统一王朝”之后,又经历了“充满了战乱和分裂”的东周时代,实现的“重新统一”(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84年6月版,第7页)。当然,秦代的“广大统治区域”已经与商周时代的“广大统治区域”完全不同。秦帝国的建立,版图的规模,行*的力度,控制的效能和文化理念的同一,也与商周时代完全不同。秦的*体又为汉帝国所继承并进一步完善。

从秦统一至公元220年曹丕代汉,是秦王朝和汉王朝统治的历史阶段。在两汉之间,又有王莽新朝的短暂统治。在这四个多世纪的历史阶段内,中国文明的构成形式和创造内容都有重要的变化。秦汉人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为主要舞台,进行了生动活泼的历史表演,同时推动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突出的进步。秦汉时期的文明创造和文明积累,在中国历史上有显赫的地位。当时的文化风貌和民族精神,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秦汉时期的社会结构、*治格局和管理形式,也对中国此后两千年来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历史演进的方向形成了非常深刻的影响。

怎样全面地认识和深刻地理解秦汉历史,从司马迁到今天,人们已经探索了两千多年。今天学者对许多秦汉史的基本问题依然存在着明显的异见。我们面前的鹤间和幸著讲谈社版《始皇帝的遗产:秦汉帝国》中译本,提供了与许多中国学者视角有所不同的对中国秦汉史的另一种说明。

鹤间和幸是日本从事中国秦汉史研究成就卓然的学者,多有质量优异的论著面世。他的这部《始皇帝的遗产:秦汉帝国》比较全面地总结了秦汉历史。这部专著虽然更多地侧重于秦与西汉史的论说,但是对于东汉史的分析,依然有值得重视的学术亮点。

在睡虎地秦墓竹简发现以后,又有若干有益于说明秦汉历史的新的出土文献面世。里耶秦简、张家山汉简等新资料的利用,正是鹤间和幸这部著作显著的优异之处。此外,陕西秦汉考古学者近年的工作成绩,如张安世家族墓地的发掘信息,汉长安城宫殿区的考古收获,甚至“张汤印”的发现,都受到作者的注意,及时作为最新资料用以说明和印证自己的学术论点,体现出《始皇帝的遗产:秦汉帝国》作者站立于学术前沿的立场。书中对于汉长安城周边自然环境的介绍,对于东汉自然灾害影响人文历史的思考,也都反映了作者对生态环境史予以重视的可贵的学术新识,可以给我们有意义的文化启示。

中国古史研究学界久有“汉承秦制”的说法。这一见解较早见于《续汉书•舆服志上》、《舆服志下》和《后汉书》卷四○上《班彪传》。前者《太平御览》卷六九二及卷七七四引作“董巴《汉舆服志》”、“董巴《舆服志》”。而《续汉书•五行志一》说,“《五行传》说及其占应,《汉书•五行志》录之详矣。故泰山太守应劭、给事中董巴、散骑常侍谯周并撰建武以来灾异。今合而论之,以续《前志》云”。可知“汉承秦制”之说汉末已经通行。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与睡虎地秦简秦律的承继关系,也鲜明地显现了这一事实。李学勤先生对于秦汉文化的关系是这样表述的:“秦的兼并六国,建立统一的新王朝,使秦文化成为后来辉煌的汉代文化的基础。”“秦统一后,划分全国为三十六郡,随后发展为四十六郡。郡县制的普及,形成了与商、周王朝不同的高度*集权的国家。*治上的重新统一,带来了国内各民族文化的进一步交流和融合,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转折点。秦朝由于存在的时间很短,不可能在历史上充分发挥作用;而不久建立的汉朝,其辉煌的文明所造成的影响,范围绝不限于亚洲东部。我们只有从世界史的高度才能估价它的意义和价值。”(李学勤著《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84年6月版,第12页,第382页)鹤间和幸著《始皇帝的遗产:秦汉帝国》将汉帝国的历史文化存在视作“始皇帝的遗产”,这样的认识我们以为符合历史真实。

尽管主要用意在于向一般读者介绍秦汉历史,并不承负在较深层次进行学术攻坚的任务,但是《始皇帝的遗产:秦汉帝国》一书依然在若干方面提出了颇为新异的意见。例如,书中写道:据“东京大学研究生院理学研究科的植田信太郎与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的王丽为首的日中共同研究小组”通过古代人骨分析得出的结论,“战国时代中期的山东人与欧洲人有着相近的关系,西汉末的山东人与中亚的维吾尔和吉尔吉斯人接近”。当然,这样的认识,可能还需要较丰富的资料和较全面的考察的支持。

关注学术成果传播的朋友们都知道译之不易的事实。实际上,自西汉时期起,已经出现了“译官”、“译令”(《汉书》卷一九上《百官公卿表上》)、“译长”、“译使”(《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下》)等身份。所谓“译人传辞”(《三国志》卷三○《魏书•东夷传》),已经是作用特殊的文化职任。“译人”这一称谓也成为一种对文化交流负有崇高责任的职业的代号。马彪先生为《始皇帝的遗产:秦汉帝国》一书在中国的传播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他的译本在“信、达、雅”诸要素中“信”的方面应当首先可靠。“达”和“雅”当然是很高的要求,译者的努力可以使我们看到成功。特别因译者作为熟悉中国历史学的学者,在译作中也会有自己的学术意识体现。建议读者、特别是有意以此作为学术参考的朋友能够将鹤间和幸教授的原书和马彪教授的译本两相对照,也许会获得更多的阅读收益。

王子今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2012年1月17日

媒体评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由于文化传统和学术传统不同,西洋人、东洋人观察中国历史的角度和兴趣、重点也不同;在国际中国史研究中,日本学者有独特的优势,形成了自己学术风格和学术传统。  

  ——清华大学教授 张国刚

  本套丛书图文并茂,雅俗共赏,可读性强。说其雅,指具有学术性;说其俗,娓娓道来,活泼通俗。也就是说,不仅适合大众的口味,相关学者也会感兴趣。全书比较集中地融入了其长期以来的主要学术成就。同时,也吸收了日本学界以及中国等学者相关重要的学术成果。

  ——武汉大学教授 罗运环"

名家推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由于文化传统和学术传统不同,西洋人、东洋人观察中国历史的角度和兴趣、重点也不同;在国际中国史研究中,日本学者有独特的优势,形成了自己学术风格和学术传统。  

——清华大学教授 张国刚

本套丛书图文并茂,雅俗共赏,可读性强。说其雅,指具有学术性;说其俗,娓娓道来,活泼通俗。也就是说,不仅适合大众的口味,相关学者也会感兴趣。全书比较集中地融入了其长期以来的主要学术成就。同时,也吸收了日本学界以及中国等学者相关重要的学术成果。

——武汉大学教授 罗运环

编辑推荐

★【由大家写给大家的作品】 ——本书是日本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系列“秦汉帝国”一卷,由日本学界该研究领域内的代表学者鹤间和幸撰写,是一本由大家(历史学家)写给大家(大众)的作品。

★【超越传统史书,亲赴历史现场】——作者辨析了《史记》、《汉书》的文献史料,亲赴历史现场的实地考察,综合出土文献,重新解读了秦汉帝国四百年兴衰史。鹤间和幸是日本从事中国秦汉史研究成就卓然的学者,多有质量优异的论著面世。他的这部《始皇帝的遗产:秦汉帝国》比较全面地总结了秦汉历史。

★【以日本学者的全新眼光重新解读中国历史】——日本因其与中国地缘临近的关系和悠久的文化交流历史,对中国历史了解较早且相当深入。无论是在宏观框架还是具体史实上,这套书都为我们重新理解自己的历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关于套书】A History of China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十卷)

★ 历时五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倾情推出“日本讲谈社•中国的历史”(十卷本)

★ 十位作者均为日本一流学者:九州大学教授宫本一夫、东京大学教授平势隆郎、学习院大学教授鹤间和幸、京都大学教授金文京、九州大学教授川本芳昭、明治大学教授气贺泽保规、东京大学教授小岛毅、京都大学教授杉山正明、立教大学教授上田信、国际基督教大学教授菊池秀明

★ 十位国内一流学者作序推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许宏、武汉大学教授罗运环、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王子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黎虎、北京大学教授阎步克、清华大学教授张国刚、北京大学教授邓小南、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伯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步平共同推荐

★ 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深入浅出,观点新颖

每卷书含地图、照片上百幅,彩图若干

精彩预览

前言

超越《史记》、《汉书》

二十一世纪最重大的发现——里耶秦简 在二十一世纪来临之际,能如此精彩地为这部秦汉史著作开篇,实在是笔者始料未及的。湖南省湘西地区龙山县里耶古城的一眼古井中发现了三万六千余枚秦代简牍。中国的报纸迅速地以诸如“改写秦史”、“二十一世纪最重大发现”一类赞誉之辞予以报道。且不说此事于二十一世纪如何,至少它已入选了2002年中国重大发现之一。1974年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一千一百余枚竹简文书的发现已是振聋发聩,时隔二十七年的2002年6月,不能不说有了更大的发现。

简牍即木札,上面书写有数十万的文字。里耶简牍不仅与兵马俑的价值不同,而且在数量上是睡虎地秦简的三十六倍。可以说发现了足够一部书分量的、重要的、秦代当时的文字史料。

这二十几年的中国古代历史、尤其是秦统一中国的历史,离开睡虎地秦简的出土史料是无法撰写的,仅仅依靠作为基本史料的司马迁的《史记》显然已经很不够了。同样,今后撰述秦汉史时,作为史料的里耶秦简亦绝非可有可无。里耶秦简发现后仅仅半年,《文物》2003年第一期就异常迅速地登出了《湖南龙山里耶战国——秦代古城一号井发掘简报》。虽然所刊载的仅仅是部分秦简,但文章根据大量彩色图版对简牍进行了介绍。因此,本书也只是就目前公布的文书内容所进行的写作。中国古代史就是这样,既有趣又艰深。

无论如何,还是先从介绍里耶秦简的概况开始吧。龙山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毗邻以奇岩石林风景而闻名的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武陵原。在远古沉积于海中的石灰岩隆出海面,受到侵蚀之后最终形成了张家界、武陵原这种喀斯特地貌。由此再往西就是坐落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龙山县。土家族是人口不过八百零二万(2000年)的少数民族,自称“毕兹卡”,意思是“土著”,汉译为“土家”。苗族有人口八百九十四万(2000年),在古代被称为“五溪蛮”、“武陵蛮”。于现在少数民族地区发掘出土了秦代文书,可谓意义重大。

陶渊明所咏桃源乡真实存在的可能性 里耶新发现的简牍可以证明四、五世纪以隐逸诗人著称的陶渊明(又名潜,365—427)所描述的桃源乡并非完全虚构,而是有其真实历史背景的。

《桃花源记》讲述了一个东晋太元(376—396)年间的故事。说一日,武陵渔人乘舟进入一片盛开的桃花林后,弃舟穿过洞穴,到达一个奇异的村庄。这里的村民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率妻儿乡人至此与世隔绝的境地,再未出去,于是与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总之,“从前,在秦末战乱中,有家族、村民一同入此边境,那以后一直过着与外界隔绝的生活”。他们向渔人询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他们甚至不知由秦至汉、从魏而晋的变化。受到酒菜热情款待的渔人希望再次来访,沿来路返回时一路上处处做了标记。但是,当郡太守闻及此事,遣人寻找所做标记时,却未能再次成行。

陶渊明最后赋诗曰:“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嬴氏即指秦始皇嬴*,由于他搅乱了天的秩序,贤人便纷纷避世隐居。秦末的夏黄公和绮里季等人隐居商山,同样桃源乡的那些人也隐居避世。他们初进山时的踪迹已经湮没,道路也已废弃荒芜了。

这一传说历来被认为是陶渊明虚构的乌托邦。毕竟秦末的战乱云云,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说都已是遥远的世界。但是,至少由此可以证明秦的势力的确延伸到了这一带的边境。

还有一种认为桃花源实际并不存在于秦代、不过是假托秦朝言后代之事的观点也是根深蒂固的。南宋洪迈在《容斋随笔》中就认为,《桃花源记》所云“秦”指的是南朝宋之刘裕时期。然而,此次里耶秦简的发现,却揭示了作为理想之乡传说背景的历史真实性。秦人确实进入过此地的史实,从此有了确凿的证据。

有观点认为《桃花源记》的渔人是从沅水乘舟溯流而上的,从里耶秦简来看,秦人也是从洞庭湖先由沅水溯流而上,再沿酉水上溯,在上游建立了迁陵县。简牍内容就是这个比桃源乡所在地更加偏僻的迁陵县使用的文书,而且仅就其是秦始皇时期的文书而言,这个小地方在秦始皇统一中国时期发生过什么的谜团也终于得以揭晓了。

认为桃花源的村民一定是从遥远的中原避世于此的观点,并不具有必然性。如果说秦朝对这里的统治仅限于沿河小盆地一些据点的话,倒不妨认为他们是从这里逃亡,而后固守于山中洞穴的。对于他们来说,由秦转变为汉是闻所未闻的异空间之事。

史料相继出土超越《史记》、《汉书》 多数世纪性大发现带有偶然性。秦始皇兵马俑就是当地农民打井时,偶然挖出奇怪俑头得以发现的。里耶秦简的简牍本来也是埋在一口古井里,由于暴雨造成泥石流才被发现的。然而,秦人究竟为何来到这人迹罕至的地方呢?最新的考古发现不但为一直被认为纯属虚构的《桃花源记》提供了真实的依据,同时又向我们提出了新的重大疑问。

司马迁虽然在秦始皇去世一个世纪后,以《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述了这位第一帝的纪年事迹,但他的记录毕竟是根据秦都咸阳、汉都长安*朝廷所藏史料进行人为取舍的作品,里耶秦简的大批公文则可以说是秦始皇当时的、未经任何人为编纂的史料。重新认识第一皇帝所处的时代,正是从这里开始的。

2003年秋,又迎来了另一大发现。湖南长沙市一眼古井出土了汉武帝前期的简牍一万余枚。发掘地点距1996年十四万枚三国吴简的出土地不过百米。长沙走马楼吴简才仅仅整理出一部分,又出土了大量的走马楼汉简。与秦始皇时代的里耶秦简一样,这也是一批废弃于古井的汉武帝时代的公文。

这些出土史料的内容虽然尚未整理、公布,但是可以说武帝时代也有了超越《史记》、《汉书》的出土史料,它揭示了一个依据出土史料从事研究的时代的到来。显然,对秦汉时代历史的认识,已经进入新的阶段!

线上商城
会员家.png 书天堂.png 天猫旗舰店.png
会员家 书天堂 天猫旗舰店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png   微博二维码.png
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

微信号:bbtplus2018(工作时间)
电话:0773-2282512(工作时间)

我要投稿

批发采购

加入我们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

wwcom免费视频观看链接链接